為什么富人越玩越富, 窮人越忙越窮?
在傳統(tǒng)經(jīng)濟時代,如果見面問“最近忙啥呢”,如果回答“瞎忙”,那多半是不缺錢的;如果回答“最近如何如何”,那多半是經(jīng)濟不自由的人。在如今這個移動互聯(lián)時代,如果回答“瞎忙”,那多半是真的在“瞎忙”,如果回答“嗨,就是瞎玩”,那么多半是財務(wù)自由的人。
在以前人們的觀念都是“勤勞致富”、“忙起來才能找到發(fā)財?shù)臋C會”;但如今各種新經(jīng)濟形態(tài)層出不窮,人越來越忙,卻越忙越窮;然而富人則是越來越閑,越來越會玩,但卻越來越有錢。
你說氣不氣?

而這一切又是為什么?我們經(jīng)常會說“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但是實際上是“限制想象力使我們貧窮”。關(guān)于“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的問題,在網(wǎng)絡(luò)上、電視中、生活里,大家討論的都很多,也都知道是“思維決定貧富”,但是富人和窮人的思維差別到底在哪?看完下面這兩個故事,你就明白了。
第一個故事:
有個窮人在佛祖面前埋怨:“這個社會對窮人太不友好了、不公平了,為什么富人天天悠閑自在,而窮人就應(yīng)該天天吃苦受累?” 佛祖微笑的問:“要怎樣你才覺得公平哪?”窮人急忙說道:“要讓富人和我一樣窮,干一樣的活,如果富人還是富人我就不再埋怨了。”
佛祖點頭道:“好吧!”說完佛祖把一位富人變成了和窮人一樣窮的人。并給了他們一人一座煤山,挖煤所得全歸自己所有,不過限期是一個月。
窮人和富人一起開挖,窮人平常干慣了粗活,挖煤這活對他就是小菜一碟,很快他挖了一車煤,拉去集市上賣了錢,用這些錢他全買了好吃的,拿回家給老婆孩子解饞。
富人平時沒干過重活,到了傍晚才勉強挖了一車?yán)郊猩腺I,換來的錢他只拿出一小部分果腹,其余的錢都留了起來。
第二天窮人早早起來開始挖煤,富人卻去逛集市。不一會帶回倆個窮人來,富人站在一邊指手畫腳的監(jiān)督著這兩個人挖煤。不過一上午富人就指揮兩個窮人挖出了幾車煤,把煤賣了又雇了幾個苦力。就這樣一天下來,他除了給工人開工錢,剩下的錢還比窮人賺的錢多幾倍。
一個月很快過去了,窮人只挖了煤山的一角,每天賺來的錢都買了好吃好喝,基本沒有剩余。而富人早就指揮工人挖光了煤山,賺了不少的錢,他用這些錢投資做起了買賣,很快又成了富人。
第二個故事:
有一天,上帝把所有人的財富都剝奪了。
所有的人都沒有了飯吃,餓著。
三天以后,上帝給了每人一只雞。
第一組人中見到雞簡直喜出望外,啥也沒想,磨刀霍霍,雞湯滾滾,飽餐一頓曬著太陽嘮著嗑。另一些人一開始沒想好,可看到吃飽喝足的人享受的表情,就忍不住把雞也宰了。
第二組人同樣很餓,可是其中一些人看到自己拿到的是母雞,就忍住了饑餓,把母雞養(yǎng)了起來,母雞每天下一個蛋,雖然吃不飽,但也餓不死。拿了公雞的人,也不敢隨便吃,讓自己的公雞打鳴每天叫醒大家喂養(yǎng)母雞,換一個雞蛋吃。
剩下最后一組人,找到第二組人,說讓你的公(母)雞和我的母(公)雞交配產(chǎn)仔,生下小雞,小雞長大后下的蛋每天分你一個,如何?第二組人一想,反正自己也沒什么損失,還白賺一個蛋,就同意了。
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
第一組人餓的瘦骨嶙峋,癱在地上埋怨上帝憑什么不再給自己一只雞。
第二組人吃著自己的雞蛋,又從第三組人那里拿到了一個雞蛋,滿心歡喜過著小日子。
第三組人收獲了許多小雞,自己養(yǎng)不過來,于是找來了第一組人,問你愿不愿意給我干活,我可以分給你雞蛋。
一開始每人一只雞的平等社會,隨著時間流逝,又將再一次出現(xiàn)了窮人、中產(chǎn)和富人。漸漸社會上出現(xiàn)了這樣的祈禱,上帝啊,請你把每個人的財產(chǎn)都剝奪,還給我們公平吧。

雖然這只是兩個故事,但是從中可以看出來,窮人和富人的思維區(qū)別就在于八個字:
“窮人消費,富人投資”
窮人往往只在乎錢或者眼前利益,而富人則更在乎其他東西。一言以蔽之,錢在窮人手里,只是一張“購物券”,在富人手中,則是一切。
大部分窮人習(xí)慣守財,總以為錢就是財富的全部,有了錢就有了一切,包括社會地位、香車美女、以及成功的人生。為此窮人常常習(xí)慣于為了幾毛錢和街邊小販討價還價,甚至和親友同事勾心斗角。費盡心思,花了不少時間和精力,甚至付出人品代價換來的除了錢,其他財富幾乎沒有。
富人雖然也愛錢,但是往往勝在取之有道、用之有數(shù)。從金錢資本到家庭關(guān)系、社會交際、身心健康、文化修養(yǎng)等等方面,每一方面在富人的財富榜單上都占據(jù)著不可取代的位置。
靈魂一問:
你認(rèn)為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給股市一個定義,你會怎么描述它?可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誰也無法證明自己的定義究竟是對還是錯。任何的說法都有它合理性的條件,任何說法也都有它不能適用的境遇,這就是“混沌”的本質(zhì)。
在混沌的市場中很多人總是試圖去看清一切,但越是在市場中生存的時間久了,越能體會到市場本身就是無序的,“大道至簡”也許是面對市場最有效的原則。
提示:本網(wǎng)部分文章內(nèi)容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之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服務(wù)廣大人民為初衷,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fù)責(zé)!如圖片、文字及視頻有侵犯您的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右下角本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您的關(guān)注與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