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血栓無征兆,記住一個字讓你一生無栓!
導讀:血栓就像是游走于血管內的幽靈,一旦堵塞血管,會使血液的運輸系統(tǒng)癱瘓,其結果是致命的。而且,血栓可發(fā)生在任何年齡、任何時間,嚴重威脅著生命健康。
三位院士共同呼吁:
“血栓是隱蔽殺手,所有人都應具備防栓意識。
血栓是最“沉默”的殺手
無論是哪里的血管堵了,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兇手”———血栓。
血栓通俗地說就是“血塊”,它像塞子一樣堵塞了身體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導致相關臟器沒有血液供應,造成突然死亡。
與血栓有關的疾病,像心肌梗死、腦梗塞、下肢血管病等,都是血栓對人體造成的嚴重傷害。
最令人震驚的是,99%的血栓是沒有任何癥狀及感覺的,甚至到醫(yī)院心腦血管專科做常規(guī)檢查,血脂、血壓、心電圖等一切指標正常,卻在人們不知不覺或自以為心腦血管沒問題的情況下突然發(fā)生。
靜脈血栓更是“隱形殺手”
血栓性疾病包括動脈血栓和靜脈血栓,動脈血栓相對更常見一些,但靜脈血栓曾經被認為是少見病,一直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
我們最熟悉的心梗、腦梗的根源就是動脈血栓。
目前國民心血管病中,出血性卒中有所下降,然而冠心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仍在持續(xù)快速上升,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心肌梗死!
而腦梗和心梗一樣,以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復發(fā)率、高死亡率而臭名昭著!
中國工程院院士、江蘇省血液研究所所長阮長耿教授指出:
“血栓是全球前三位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腦卒中和靜脈血栓栓塞癥的共同發(fā)病機制。
前兩者的嚴重程度已被公眾廣泛了解,雖然靜脈血栓栓塞癥位列第三大心血管殺手,但遺憾的是公眾知曉率卻很低?!?/p> 靜脈血栓被稱為“隱形殺手”,最可怕之處就在于絕大部分的靜脈血栓沒有任何癥狀。
靜脈曲張的患者、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的患者、感染的患者、長期久坐久站的人、孕婦等都是靜脈血栓的高危人群。
發(fā)生靜脈血栓后,輕者靜脈出現發(fā)紅、腫脹、發(fā)硬、結節(jié)、痙攣性疼痛等癥狀。
嚴重者發(fā)展為深靜脈炎,患肢皮膚出現褐色紅斑,繼而紫暗紅腫、潰爛、肌肉萎縮壞死,周身發(fā)熱,患肢劇烈疼痛,最后可能面臨截肢。
另外如果血栓游走到肺,堵塞肺動脈而成肺栓塞,會危及生命。
一生無栓!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日醫(yī)院院長、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王辰指出:“事實上,靜脈血栓是完全可防可控的?!?/strong>
過去醫(yī)學界認為,乘坐長途飛機與深靜脈血栓發(fā)病關系密切,而最新研究發(fā)現,長時間坐在電腦前也已成為發(fā)病的一大誘因,醫(yī)學專家把這種病稱作“電子血栓”。
坐在電腦前90分鐘以上,會導致膝部血液流動減少50%,從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幾率。
倫敦血液病學專家貝弗利·亨特教授建議,使用電腦1小時就應該休息片刻,起身走動,伸伸胳膊踢踢腿,活動踝關節(jié),拉伸小腿肌肉。
樹立“久坐不動易患血栓”的觀念,在生活中改掉“久坐不動”的習慣,是預防血栓必備方法!
1992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指出,走路是世界最佳運動之一,既簡單易行,強身效果又好,不論男女老少,什么時候開始這項運動都不晚。
美國心臟學會奠基人懷特博士也提出:從進化論角度看,步行是人類最好的運動。
在預防血栓方面,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謝、增強心肺功能,促進全身從頭到腳的血液循環(huán),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積,防止血栓形成。
“三”是指每天要步行3000米以上,且保證30分鐘,并堅持做到有恒、有度,過分激烈的運動對身體不利。
“七”是指運動后心率+年齡=170。例如:50歲的人,運動后心率達到120次。(身體極好者可達到190次;身體不好者不要超過150次,具體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調節(jié))
如果覺得“三五七”原則太難記,那就記住一句話:每天至少快走30分鐘,直到身體發(fā)熱、甚至微微發(fā)汗,就達到鍛煉效果了。
血栓是隱蔽殺手,99%的血栓沒有任何征兆!而且血栓可發(fā)生在任何年齡、任何時間,嚴重威脅著生命健康。三大院士呼吁:所有人都應具備防栓意識!
記住“動”這一個字,每天都“動起來”,才能血栓不上身,一生無栓!簡單又好用的方法,一定要發(fā)給身邊的親人和朋友!
提示:本網部分文章內容轉載于網絡,轉載之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服務廣大人民為初衷,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圖片、文字及視頻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系右下角本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