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問爸爸:脾氣不好怎么辦?這個爸爸的回答暖爆了
我們從小被教育著要懂事,不能生氣,不能有脾氣。
但生活怎么可能事事如意?于是負面情緒一直積攢著,直到某天突然火山爆發(fā)。
那個人反而詫異:「就這么點事,至于嗎?」
1
你不一定非得天天開心
這個爸爸的回答治愈了我們。
幸福莫過于有這樣一個人,他溫柔地對你說:
有時候你會感覺不開心,這不可避免。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誰都會有某一時刻,突然沮喪或是難過,不一定有原因。我懂你。
你要認可這種情緒,它是會發(fā)生的。
你不必強迫自己假裝開心,你也不必一直都顯得很有趣。
但是重要的是,你不要一直陷在這樣的負面情緒里。
你可以生氣,但你不要陷在這樣的情緒里,因為它會讓你煩惱。
你需要做的是接受它,尊重它,你要承認你生氣了,然后學會,慢慢放下。
因為我愛你,所以我不希望你因此陷入長久的不快樂。
網(wǎng)友們紛紛羨慕:有這樣一個父親,好幸福??!
我們都希望,這世界能永遠都充滿快樂和歡笑。然而,情緒永遠都是混合物,悲傷和煩惱也是我們的人生。
老人們總教導我們要抑制情緒,比如不許哭,不許生氣,不許發(fā)脾氣等等。久而久之,我們變得什么都不敢表達,什么都不想表達,心中卻難以釋懷。
其實,誰都會有不為人知的傷心故事,其實誰都有時候脆弱的想要一個擁抱,其實誰的生活都多少會有點苦澀。
其實有時候,你可以不那么堅強,你可以選擇發(fā)一次脾氣,盡情的,釋放出來。
2
孩子需要耐心和尊重
其實最讓人暖心的,是這個父親的說話方式和態(tài)度,處處能看出來他對女兒的耐心和尊重。
重要的是你要把你的想法說出來,這樣我才能知道你的底線在哪里,我會尊重你的底線,絕不會越過。
我尊重你,也尊重你的心情,要是今天不適合跟你開玩笑的話,你只需要告訴我,我就不會了。
反觀另一個母女對峙視頻,處理的方式卻大相徑庭。
其實是一個挺常見的生活場景,小女孩犯錯了,她堅持自己已經認識到錯誤,并請求讓自己靜一靜。
父母一方則堅持認為孩子態(tài)度不端正,還沒認識到錯誤,仍一直大聲批評著孩子。
一對想要反復證明孩子做錯了的父母,和一個反復說明自己已經知道錯的孩子,你猜最后誰會贏?
小女孩在這兩分鐘對話中的高頻率詞,分別是:「怎么樣」7次、「自己靜一靜」3次。
理屈詞窮的孩子,面對兩個資深老練的成年人,僅有反復這一句無力的掙扎。
當父母對著「怎么樣」憤怒不已的時候,又有多少人能留意到那3遍「自己靜一靜」呢?
同樣的,已經成年的我們,在吵架時,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同意對方說的那句「讓我先自己靜一靜。」
談到尊重孩子時,有人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從未把她當作孩子,她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
她不屬于我,我們之間是彼此獨立的個體,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她,我們像朋友一樣相處。
如果她不要做一些事情,她就要承擔不做的結果,為自己負責?!?/span>
最深沉的愛,乃是尊重,是像黃磊說的這樣,讓彼此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空間。
3
所謂家人,就是包容所有的一切
《我們的一天》里,領養(yǎng)來的三兒子因為害怕成績太優(yōu)秀會不合群,故意沒有好好考試的時候,父親說:
還記得《請回答1988》里,女兒一直覺得父親偏心,哭著跟父親吵架。父親的獨白:
我們?yōu)槿烁改福瑸槿税閭H,為人子女,都是初次體驗,沒有預警,沒有演練。
父母不是完美的,伴侶也不是完美的,沒有什么是絕對完美的。
當你能夠深刻去理解那些誤解與傷害時,你也就更懂得了愛。
4
先解決情緒,再解決問題
我們要關注的是,是人們發(fā)怒的原因,努力理解他認為自己受了什么委屈。而不是讓長年累月壓抑在心底的委屈甚至是憤怒得不到排解,導致最后關系的徹底崩潰。
因為每一次對峙,都是一次損耗。憤怒只能引來更大程度的憤怒,互相傾聽才是解藥。
你不說,別人就永遠也不知道你的內心有多少苦。你不聽,就永遠無法理解,他到底因為什么原因在生你氣。
吵架從來都是感情的最大殺手。跟愛的人吵架了你會怎么辦?是會選擇冷戰(zhàn),還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都說出來?是一定要爭出個誰對誰錯,還是退一步給對方留點空間?
總有人說吵架傷感情,寧愿冷戰(zhàn)也不把話說出口。但真正的感情,不是不吵架,而是吵架了也仍想要在一起。
真正在乎你的人,不是沒脾氣,而是一見你就沒脾氣。
一碗面暖暖地吃下肚,就不會那么生氣了。
下次或許你們也可以,吵架吵到一半,停一停,去煮碗面吃。
吃飽的人,脾氣也會好一點。
— END —
提示:本網(wǎng)部分文章內容轉載于網(wǎng)絡,轉載之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服務廣大人民為初衷,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圖片、文字及視頻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聯(lián)系右下角本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