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為什么國產車的車標都很丑 ?
這個其實是知乎上面的一個小問題,也是小編一直以來的一個疑問。今天呢,小編特意將它分享出來,給到各位小伙伴。
一、國產車的車標都很丑嗎?
相信大家在讀初高中時候老師都教過:如果一個問句中有 " 都 " 或者 " 全部 " 或者 " 所有 " 等等這類的字樣,那這句話十有八九都是錯誤的。我覺得應該把自主品牌的車標分為下面三類:
[第一類]:還不錯。
其實,一些自主品牌的車標設計得還可以。我個人覺得奇瑞的新標就還蠻好看的,比起奇瑞的老標真強太多了……當然,美丑這種東西本來就比較主觀,但總有那么一款你會覺得還不錯。

[第二類]:趕不上時代潮流的不好看。
這種車標,其實不是它設計得不好,而是出生的年代比較早,后期又沒有做多大改動。舉個例子:一汽的車標是在建廠初期設計完成的,也就是 1953 年。后來盡管做過一些更改,但是設計師們不敢有大的變動,所以現(xiàn)在看來就很一般了。當然沒有過多的改動是因為車標會涉及到品牌歷史傳承的問題,這個一會兒再說。

[第三類]:真不好看
對于這種車標我只能默默地祝福它們了……但其實設計師們也不想這樣,他們也是有苦衷的。
二、為什么有些國產車的車標很丑?
其實,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來解釋:設計方面和非設計方面。
[設計方面]:
一般來說,車標的材質、形狀、線條的粗細、字體、配色方案、立體感的塑造等等這些都會影響一款車標的視覺效果。就拿字體來舉例,國外很多汽車品牌的車標會選擇一種在平面設計中非常成熟的字體,例如在國外應用最廣的 Helvetica 字體。當然如果這些已有字體都不能滿足要求,設計師們甚至會自己創(chuàng)造一套字體。

上圖中的這些標識運用的就是 Helvetica 字體
[非設計方面]:
你以為設計車標時都是設計師們提供想法嗎?你錯了。對國內的一些品牌而言,領導層的決定是至關重要的。有時候車標的設計就變成了一道四選一的選擇題,設計師們能夠做的也只有挪挪車標的位置、調調車標的大小了,這也就是設計師們的苦衷。
當然了,車標的設計還是跟設計師的能力有著比較直接的關系。國內的設計師跟國外的設計師相比,沒有那么好的環(huán)境,也沒有那么多的資源和嘗試的機會,普遍能力有限。
三、另外一些原因
雖然這個話題說出來不太好,但不得不說,有些自主品牌還是喜歡抄小道。他們可能是為了節(jié)省一些時間成本,又或者是讓自己的車子從遠處看起來像某高端品牌的車型。卻并沒有仔細想過讓車標來體現(xiàn)自己品牌的歷史、定位、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或是與車型的匹配。

四、設計一款車標很難嗎?
設計一款優(yōu)秀的車標不簡單。通常來說,一款車標要考慮很多因素。除了上面說到的要和自己品牌相配以外,在設計車標時也需要考慮印在宣傳冊或是做成廣告之后的效果。車標的設計也要遵循視覺的幾何法則,設計師們需要反復修改每一個細小的設計,有時花費 1、2 年時間也不是沒有可能。

五、為什么有些車標演變了那么多次卻依然經典?
時間在不斷推進,人們在不同時代的審美和需求也在不斷改變。一些車的進氣格柵大小發(fā)生了變化,那么車標的大小也會相應發(fā)生變化;一些車的車身高度越來越矮,其車標的長寬比就會發(fā)生變化。有些車企的領導層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車標也會隨著變化。但有一點是不變的,就是車標的主題。車標的演變相當于把一個主題反復錘煉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期間不斷修改,再加上企業(yè)良好的名聲,會讓大家越來越印象深刻。


六、自主品牌的車標為什么演變得沒那么成功?
這就是剛才沒談完的那個涉及到品牌歷史傳承的問題。在傳統(tǒng)的以中國人為主導的企業(yè)里面,企業(yè)的標識是個時代的象征。通常情況下只有在高層發(fā)生重大變化的時候才會換標,否則標是不能亂換的。這在中國算是對上代人的一種尊重,所以盡管設計師們覺得原先的標識太老了,該換了,然而這并沒有什么卵用…
七、一個很丑的車標會影響銷量嗎?
我覺得倒不如反過來說會合適些,即是:人們覺得一個品牌的車型做的不好看時,會把這種不滿映射到車標上,從而覺得這個車標不好看??陀^來講,人們會因為車標不好看,而放棄購買一款還不錯的車嗎?我覺得不會,如果他沒有買這款車,還是證明他對這款車不滿,只不過是把車標不好看當做是借口而已。如果一輛車真的很好,就算車標很丑,他也會買這車的。就像很多人把比亞迪買回來之后換了雷克薩斯標一樣……


提示:本網部分文章內容轉載于網絡,轉載之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服務廣大人民為初衷,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圖片、文字及視頻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聯(lián)系右下角本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