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符合城市發(fā)展,臨沂這座大橋要拆除重建
7月16日,臨沂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
和臨沂市市政工程建設管理服務中心
聯(lián)合發(fā)布通達路祊河橋(沂龍灣大橋)
兩岸立交改造施工公告
↓↓↓
通達路祊河橋什么時候開始修建?
如何改造?最新消息來了
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據(jù)市市政工程建設管理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達路祊河橋及兩岸立交改造工程南起聚才路北至北京路,全長1.672公里。采用雙向八車道城市主干道標準,設計速度為50公里/小時。
跨祊河處主橋充分結合河道地形,采用“通達四方”的斜拉橋造型,主跨為110米+50米+110米。兩岸與濱河路和祊河路設置立交。主要建設內容有:道路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綠化景觀工程等。
拆老橋 修新橋
修建保通橋保證車輛通行
▲通達路祊河橋效果圖
據(jù)了解,現(xiàn)狀通達路祊河橋于1989年建成通車,橋梁車流量每天約3萬輛,非機動車在高峰每小時約通過3000輛,屬于常態(tài)化擁堵。綜合考慮,本次將對通達路老橋拆除重建,在原址新建雙向八車道橋梁,同時在兩岸實現(xiàn)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分離。
通達路祊河橋建設方臨沂市政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正值臨沂河道主汛期,主河道內無法展開河道圍堰等施工。橋梁施工采取的順序是“先兩頭、后中間”,先施工南北兩岸部分。
目前,人員、材料已經(jīng)準備充足。待汛期結束后,主河道內保通橋梁的建設,圍堰施工以及老橋的拆除作業(yè)將全面展開。
據(jù)施工方透露,汛期過后,通達路祊河橋下游將采用國內先進工藝修建雙向四車道加行人和非機動車道的保通橋。保通橋將采用樁基礎加預制拼裝的鋼橋面,保證南北方向的車輛通行。
“通達四方”
采用全國首例四塔柱
單獨受拉的斜拉橋體系
▲通達路祊河橋效果圖
通達路祊河橋設計方介紹,“通達四方”的橋型方案,以四根塔柱匯聚一處的創(chuàng)意,既表達了臨沂是物流之都、交通便捷的特點,又與本條道路的路名呼應。結合橋梁位置四周的特點,東側為跨越的河流;南側是商城物流園;西側是書法廣場;北側是馬陵山路,四根塔柱分別代表了臨沂城市的四個城市特征:水之城、商之都、文之邦、山之韻。
從祊河橋上游的塔柱延展性上看,西安路橋為單塔、武漢路橋為雙塔、蒙山大道為三塔,本項目為四塔柱,體現(xiàn)了祊河沿線的橋梁景觀的延續(xù)性。四塔柱單獨受拉的斜拉橋體系,目前在全國建成的案例中尚屬首例,打造符合城市形象的獨特景觀,具備網(wǎng)紅因素。塔高100米,既代表了百年工程質量第一,又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含義。
南北立交略不同
北岸采用三層菱形立交方案
▲通達路祊河橋北立交效果圖
通達路祊河橋工程北岸與祊河路立交采用的三層菱形立交方案,與傳統(tǒng)的蝶形立交并不一致,這是為什么?
據(jù)了解,祊河流域是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管理的一條重要的行洪河道,河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極為嚴格。為落實防洪保安全的目標,在北岸立交選型時,針對傳統(tǒng)蝶形立交方案占用河道較大面積、極大影響行洪安全的弊端,設計方提出三層菱形立交的方案,該方案有以下優(yōu)點:
一是占地少,造價節(jié)約;
二是對河湖空間基本不影響,有利于行洪安全;
三是通達路和祊河路直行交通快速通行、人非和轉向交通通過地面層交叉口實現(xiàn),通行效率比老立交大幅提高;四是臥虎山路沿線的交通出行更加便捷。
提示:本網(wǎng)部分文章內容轉載于網(wǎng)絡,轉載之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服務廣大人民為初衷,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圖片、文字及視頻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聯(lián)系右下角本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